
因為書名而看的書 看版權信息介紹本書是小說也就放心了 就是看故事 結果大部分章節看到最后都是一臉懵逼的突然end了 或許愛情就是身在此中卻說不清道不明吧 全書看完沒有哪一篇是甜甜的愛情 出軌苦澀爭吵暴力現實不甘 愛情會歸于平淡但不應該是這種結局吧 相濡以沫不可以?
附錄譯后記中真是詳細的說明了作者的寫作風格以及解決了我閱讀時的內心困惑
在小說結尾處,卡佛往往不給出一個確定性的終結,而是用模糊的口氣暗示一種即將到來,但很可能是更加糟糕的結果。
卡佛在這部小說集里運用最多的技術手法是省略和空缺,其中包括對事件的起因、故事重要情節以及結局的省略和空缺。
看評論有的說是二次翻譯的鍋 導致劇情很突兀 也有的說原作本身就是留白的極簡寫法 emmm……不過是感覺到沒有翻譯出原作的韻味
不經思考了一下:
是否寫出大家都看不懂云里霧里高深莫測的文章才叫做厲害?
是選擇填鴨式把劇情完整的全塞給你 還是寫一句留半句讓讀者思半句有個運作大腦的過程?
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全新的閱讀體驗
當我們談論愛情時我們在談論什么讀書賞析 第(2)篇一幕幕極簡的生活情景劇,激烈的開場對白,突然間又拉下了結束的帷幕,留給生活在其中的我們無數種絕望的可能。一直覺得每個人都可以很幸福,但卻又因為欲望放棄了幸福的權利,于是再談起生活,零零碎碎的失望拼湊成了滿屏的悲劇,無法挽回。可能我們都活的太理智了,以至于看到理智崩塌、或情感破滅的殘破人生時,會產生邏輯上的眩暈感。里面的人都好像一灘被潑在地上的水,你知道他們原來是好的,是好的,可是如今全是泥土和垃圾,無法分離。 有的時候是有那種感受,覺得要被人,或者被自己,潑出去,碎成一顆顆水珠子以高速攝影的動態停在某一個空中。只能靠最后一點力量往回收。不知道要被潑到哪里去,混雜著什么流到哪里去。
當我們談論愛情時我們在談論什么讀書賞析 第(3)篇這是我第一次看卡佛的小說,說實話,一開始的時候,所有的感覺就四個字——沒頭沒腦。在此之前我從來不知道小說可以是這個樣子的。后來,我慢慢發現,卡佛的小說有點像一個GIF動畫圖片,它只交代了某一個情節,只顯示了這個情節中的某一個方面,正如譯后記里說的那樣,“小說經常由幾個像是被照相機和錄音機記錄下來的生活片段組成,而這些片段之間的一些有機聯系則被人為地省略了,使得小說的情節模糊,故事性不強并具有多義性?!?/span>至于其余的,卡佛把空間留給了讀者。